党建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之窗 > 理论学习 > 正文

【正本清源】刘曼抒:党的历史岂容虚无

时间:2016-05-23 12:46:00 来源: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作者:数学学院 阅读:
数学学院

    长期以来,有一股历史虚无主义的社会思潮甚嚣尘上,特别是在对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面,不顾历史背景,不论前因后果,不讲实事求是,片面夸大革命的破坏性,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功绩;夸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左”的错误,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建设成就;夸大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全盘否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夸大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区别,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或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更有甚者,极尽造谣中伤、戏谑挖苦、诽谤打击之能事,通过所谓“戏说”“雷语”“爆料”“揭秘”之类的卑劣手段,制造并传播各种奇谈怪论以吸人眼球,肆意将党的历史碎片化,将党的领袖妖魔化,将复杂的理论问题简单化,将严肃的政治问题儿戏化,散布和渗透其政治理念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使部分党员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可避免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思想荼毒,从而在实践层面不自觉地偏离正确的方向,陷入谬误的泥淖。

  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畏浮云遮望眼”。这种对于党的历史的虚无主义思潮,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扩散谣言、混淆视听,歪理邪说、蛊惑人心,甚至是包藏祸心、暗藏杀机,旨在质疑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削弱党的群众基础,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彻底摧毁党员和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其根本目的在于否定党的历史,否定党的领袖,否定现行社会制度,最终彻底否定党的领导。虽然这是一种非主流社会思潮,但由于其对历史客观性、规律性、严肃性进行肆无忌惮地亵渎和否定,具有极强的欺骗性和颠覆性,如果任其泛滥,势必吞噬正确的历史信仰和优秀的文化积淀,于党于国于民则有百害而无一利。对此,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深刻认识这种虚无主义思潮的极端严重性和现实危害性,尤其要对其隐藏在背后的改旗易帜、去史灭国的政治图谋予以足够关注和彻底揭露。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清醒剂,认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这对于推动全党从对党的历史自信中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历史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所包含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波澜壮阔、蔚为壮观,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用血与火铸就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辉煌灿烂的重要篇章;以无私与奉献谱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壮烈激昂的伟大乐章。对于这一点,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凡是忘记过去的人们,注定要重蹈覆辙。”当我们今天回望苏共覆亡历程时可以发现,尽管从主观到客观有着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了作用,但无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性,纵容历史虚无主义泛滥,任意否定党和国家历史、否定党的领袖和指导思想、否定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社会制度,是必须深刻汲取并严肃反思的惨痛教训。

  历史观是人们关于历史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立足和发展的思想根基。坚定对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以此把握历史规律,激活内心信仰,明确前行方向,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培育的历史素养的内在体现。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反对党史问题上的虚无主义绝不是简单的认识问题,而是严肃的政治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学术之争,而是复杂的信仰之争,从根本上关乎核心价值,关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识清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与曲折,坚决反对以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为割裂整体与构成之间的有机联系,特别是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作为长期执政并面临着“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的党,如果缺乏对自身历史的坚定自信,就根本谈不上对一切现实抉择的自信,更遑论对民族的、文化的乃至前途的自信。党的历史自信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首要前提。波澜壮阔的社会进步,从历史中走来,在历史中发展,最终也将走向历史。苦难辉煌的党史中也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经艰辛、上下求索而确立的神圣理想与必胜信念,承载着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景与热切祈盼。目前,年轻化、专业化、多元化已成为领导干部结构的基本特性。特别是近年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没有经历长期的历史考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党的历史不很熟悉或者很不熟悉,缺乏对党史的足够自信,甚至在思想上存在着各种迷惘、误解和怀疑,并相应地反映到其实践的一些方面。要自觉强化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定力,增强理论武装,通过比较系统地学习党的历史,接受具体生动的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民,以党史自信进一步明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筑牢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权力观、政绩观。对党史自信的价值认知,不能片面地停留于历史的层面。党史自信绝不是盲目沉醉于对历史细节的考证,绝不是简单满足于对历史表象的感觉,而是要对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等秉持正确的态度并催生健康的思想。从根本意义上讲,是对历史与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必然性的自信,对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继续取得辉煌成就的自信,其核心在于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性的自信。

  思想舆论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势必去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党史问题上的虚无主义宣扬历史科学要远离党性,宣扬党性与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对立,这是十分荒谬和非常险恶的。在此大是大非问题上如若麻木不仁,就要犯政治性和方向性的致命错误。面对虚无主义社会思潮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在态度上旗帜鲜明,在气势上理直气壮,在举措上坚强有力。要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坚持党性第一,坚决反对凭借“新奇大胆”的主观臆断肆意歪曲、否定党史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党的领导的虚无主义。要本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肃把握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方向性,对于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针锋相对、毫不避让,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更不能左顾右盼。要勇于面对,敢抓敢管,重大问题要勇于发声,关键时刻要敢于亮剑。要树立阵地意识,以历史的使命感和有效的方法论,占领思想舆论阵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发散正能量、抨击负能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当前要特别注意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机结合和运用,注重发挥新兴媒体的思想文化信息集散地和社会舆论放大器的重要效能,使之成为反对党史问题上虚无主义的主战场,而非虚无主义污染的重灾区。

  党的历史岂容虚无,党的历史岂能虚无。对于党史问题上的虚无主义社会思潮,已经到了必须旗帜鲜明并理直气壮地去回应去反击的严重时候,任何无视、放任或退却都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我们必须迎接挑战,我们必须据理斗争,我们别无选择。

  (作者为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省行政学院院长)